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课堂教学

习育课堂:走向以学习为中心

时间:2019-12-11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中国教师

    秉持“做有温度的课改”初心,郑州陈中实验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2011年秋至2017年秋,是从“师中心”走向“生中心”的“金质课堂”阶段;2017年秋开始二期课改,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迭代升级为以学习为中心、以素养为本的“习育课堂”。

    那么,二期课改重在破解哪些问题?

    一是碎片化教学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实施了“单元教学法”,建构整体化教学理念,拓展了习育时空,提高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单元教学是习育课堂的最佳匹配。

    二是技能化教学问题。针对机械记忆反复训练的应试教学,我们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破除“僵尸训练模式”概念,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摒弃这种刷题教学方式。另一个是“单元+”,即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要融合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进行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拓展运用教学。这让教师逐步从“具有解题能力就能得高分”转变到“只有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得高分”的认识上来。

    三是教师的“学程”设计问题。在学程设计上,我们倡导教师做好两件事:其一,给学生提供方法、工具和支架,开展阅读思考表达的综合式学习,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其二,开展情境化、项目化学习。这两件事都要求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高水平设计者,要成为具有关注“学程”意识的设计师,要带着设计思维重塑“教与学”。

    那么,习育课堂到底是什么?“习”强调自学,“育”导向化育,“习育”即在尝试、体验、实践、探究中综合学习、主动学习。其中的“习”有两大指向:一是学过之后要不断练习、实践、应用,习是更好地学,习是学得深化。把学习理解为单一的“学”是狭隘的,“学”与“习”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学”;二是要重新设计学习内容,实现有路径的学、有方法的学,让学习逐步变成一种可以自动化运行的习惯。习育课堂坚持“素养为本”的教学观,是“教、学、习”合一的课堂。

    习育课堂有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习读”,就是自读教科书,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读”是最好的自学方式,但是如何通过自读发现问题,我们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路径指导。

    第二环节“习研”,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伴之间如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是这一环节的素养发展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规则、合作精神。

    第三环节“习说”,其素养发展目标是表达能力。首先是分享,习育课堂倡导小组分享,给各层次学生机会;其次是对话,即时对话能够考查思辨的灵活性和语言运用的合理性;倾听是分享对话的基础;评价是深度学习。评价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知识,二是表现。分享、对话、聆听、评价,素养发展目标实实在在,成为既能看得见又能摸得着的能力品质。

    第四环节“习练”,一是必做的基础性作业,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二是选做的情境化、综合式作业,建构知识体系,发展思维整合能力。

    习育课堂从结构上看,前两个环节解决的是“阅读”输入问题,后两个环节解决的是“表达”输出问题,四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习育课堂正在实现“四个走向”。

    一是从学习者中心走向学习中心。二期课改的“习育课堂”聚焦学生的发展,是“学习者中心到学习中心”。以素养发展为目标,以综合式、情境化解决大单元、大任务教学目标,习育是方式,课堂是平台,教科书是工具。

    二是从关注真实学习走向关注深度学习。习育课堂强调有挑战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连通就没有深度学习。读与研连通,实现了学用结合;读、研与说连通,实现了信息的二次转换,知识能力品质有机融合;读、研、说与练连通,实现了拓展运用创造。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达成了深度学习目标。

    三是从碎片化学习走向整体化学习。“单元教学法”建构了整体化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了单元教学时间,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量课堂时空。

    四是从课堂改革走向课上与课下联动改革。课堂的精彩功夫在课外。课堂教学的改革从来不能就课堂论课堂,还要关注课下的延伸和补充。“四微课程”(激情晨读、新闻速记、自我教育日记、“今日分享”)与习育课堂联动,解决了课堂受教学时空等限制的问题,丰富了素养目标的发展。大量案例证明,“四微课程”对师生关系和谐、家校关系和谐、亲子关系和谐和教管方式转变、课堂教学转变、师德师风转变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陈中实验学校总校长)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