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议论文如何做到观点新颖

时间:2021-03-30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专题02:想人未想  言人未言
——议论文如何做到观点新颖
时评典范
开卷何必有益
易中天
开卷有益是一句老话。正因为是老话,因此可疑。
开卷为什么就一定有益呢?其逻辑前提,大约无非因为书是个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接触一下,总归有好处。这其实同样似是而非。但凡是好东西,就一定要接触,或接触了就一定有好处吗?人参倒是好东西,也有吃了坏事的吧,何况书非人参。人参好歹是补品,书却未必,没准是泄药。世上有好书有坏书。有读了让人长见识的,有读了让人犯糊涂的,还有读了让人干坏事的,并非一定就是好东西,怎么能说一开卷就有益?
就算是读好书吧,请问又有哪些益处?想当然,无非益智、励志、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也就是起到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作用。我不否认读书有这样的作用。问题是如果读书的作用仅此而已,我们也未必一定要读书。比方说,还可以上网,甚至就连打麻将,也能益智健脑,要不怎么说麻将是“平面太极拳”?苟如此,则开卷有益和搓麻有益又有什么两样?至于最为道德家们所看重的励志功能,也同样经不起推敲。读书人的“志”或许要靠读书来“养”,其他人就未必。比如刘邦、项羽就不是,“刘项原来不读书”么!梁斌的小说中有副对联云:“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这是何等志向?却与读书无关。实际上,人各有志,哪能都靠读书来励?更何况,一个人的“志”如果还要靠读书之类的办法来“励”,这个志本身就十分的可疑。
再说了,读书,就一定励志吗?怕也难讲。周国平先生有云:玩物也可养志。同样,读书没准也会丧志。世界上有激励意志的书,也有消磨意志的书。消磨意志的方法也很多:有不动声色的,比如让你“玩物丧志”;也有当头棒喝的,比如大讲“人生无常”,弄不好就会给你来个万念俱灰。
开卷既然并非一定有益甚,甚至可能有害,为什么还要说开卷有益,而且很少有人怀疑呢?无非也就是为了给读书一个说法,一个理由罢了。但在我看来,读书可以有一千条理由,唯独不能用有益作理由。一个人,如果事先存了功利的目的,那书是一定读不好,甚至读不成的。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仅仅因为有益才读书,那么,倘若无益呢?就不读了?
爱,是不能强迫的,也是无法泯灭的。因此,爱,才是读书唯一“正当”而“牢靠”的理由。既然如此,开卷又何必有益?何需有益?还不如说“开卷有趣”呢!

技法获取
我们经常说“开卷有益”,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何益处,为什么开卷有益,作者将“开卷有益”作为靶子,逐层深入,逐层辩驳,最后亮出自己的观点:爱,才是读书唯一“正当”而“牢靠”的理由。推翻陈说,别开新论,发人深省,启迪人心。《开卷何必有益》的成功首先得力于观点新颖,不囿于陈说,而要做到突破陈说、别开新论,就要善于想他人所未想,言他人所未言。
一、拓宽思维的空间。
这是一篇谈读书的文章,但作者并没有就读书谈读书,而是涉及到生活的诸多方面,视野非常广阔。比如由读书联想吃人参,人参吃多了就成了泻药;由读书想互打麻将,它们都是被人们称为是有益的活动;由读书的励志功能联想到章碣的“刘项原来不读书”:现实历史,吃喝玩乐,思维的触须伸向各个方向,正是由于作者思维空间的广阔,立论才如此新颖而与众不同。因此,我们在作文的时候,看到题目,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首先要以题目、话题或者关键词为中心,联想到所有的相关、相反、相对、相类的因素。全面撒网,纵横面铺开,让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成为立意的可供参考和选择的“意义点”,不怕用不到,就怕想不到,用联想的丰富为最佳利立意的确定提供最大的选择空间。
二、开辟思维的角度。
读书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自然是应当得到鼓励的。但是怎样鼓励和指导人们去读书呢?作者避开开卷有益的老话,提出“爱,才是读书唯一‘正当’而‘牢靠’的理由”的观点,主张“开卷有趣”,这就不但使读者感官上耳目一新,而且以一个全新的理念指导人们读书。老生常谈可笑,老调重弹可恶,避开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换一个思考角度就会让自己产生不同于一般人的想法,从而产生崭新的观点。比如,当人们纷纷赞美韩剧里浪漫爱情故事的时候,你去探讨韩剧的文化逻辑,指出其强调情感的意义大于商品、金钱、权力和身份的意义的思想内涵,你就在立意上高人一筹。熟悉的问题,新颖的角度,自然能使作文的立意给人以新鲜的感觉。高考作文,就需要用这样的崭新视觉来吸引阅卷人。
三、加深思维的深度。
我们说,开卷有益。作者认为开卷未必有益,“有读了让人长见识的,有读了让人犯糊涂的,还有读了让人干坏事的”;我们说,读书励志,作者认为,人各有志,不能都靠读书来励,一个人的“志”如果还要靠读书之类的办法来“励”,这个志本身就十分的可疑;如此等等,思维的深度可见一斑。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你比别人多迈出一步,你就有机会获得一种新的经验和感受。高考作文的立意要想“非常”,就必须让思维深入到“人之所罕至”的“险远”之处。这就需要在别人都想到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让自己的思维深入一层,观点态度就跳出了常人的范畴。

美文赏析
感恩教育与精神奴役
鄢烈山
  这几天媒体在热议,重庆市万州纯阳中学6月5日高中毕业典礼上,要900多名学生向老师行跪拜礼,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按专制时代、宗法社会的传统,要谢恩的是“天地君亲师”,“党”、“祖国”或“政府”相当于古代的“君”,“师”就是学校的教师或传艺的师傅,都在应该感恩之列。万州区教委没有明确反对感恩教师,但加了一个感谢“人民”,我想是有道理的:如今的教师不过是一种职业,公立学校主要是政府购买其教育服务,其实是纳税人在购买公共服务,党和国家机关也是纳税人养活的,学生归根结底要感谢就应当感谢“人民”。如果从纳税人养活公职人员的角度看,执政党、国家机关、教师,做得好是应该的,无所谓恩不恩谢不谢,做得不好,应当被批评,应当道歉乃至让贤。
但是,教育者、服务者与受教育者、被服务者,并非纯粹的服务品买卖关系,不论是党政工作人员、还是教师,都是有情感的人,我们对于别人尽职的服务和额外的服务都应心存感激,因为社会远未达到理想标准,不是说应该怎样别人就会对你怎么样的。
感激应当出于被服务者的内心评价和自愿行为,就像给服务员多少小费一样不能强求,而主要不是教育训练的结果,更不是强制性集体行为。周洋在冬奥会上发表获奖感言,感谢父母受到国家体委官员的批评,说她应该首先“感谢国家”,周洋得到舆论广泛同情,有人甚至说是国家和体委官员应该感谢周洋为国争了光,为体委官员挣了政绩。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发自内心:如果周洋觉得没有“举国体制”支持她不可能成功,她首先“感谢国家”未尝不可;如果她觉得中国运动员都享有国家支持,父母支持对我更重要,先感谢父母也顺理成章。
不论是作为发自内心的个人道德修养,还是为人处世的技术性智慧,中外贤哲都教导我们不要夸耀自己对于别人的恩德和功劳。但是历代统治者总是要大夸特夸主子对臣仆的恩德。皇上总是要别人谢恩,要你念念不忘皇恩浩荡。“文化大革命”把这一个封建道德训练推向顶峰,每开会必是开始是时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结束时唱《东方红》,都是感恩戴德的颂歌。最荒谬的是,河北邢台大地震,震倒民房无数,死伤惨重,却震出了一支颂歌《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此外,专制时代,人身依附关系强烈,特别强调“知遇之恩”。一方面,在人治社会没有公平竞争机制,“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命运确实至关重要;另一方施恩者是笼络人心、结党营私的需要。对这种所谓“知遇之恩”,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得极明白。刘邦打天下时对韩信“解衣(给他穿)推食(给他吃)”,韩信不忘此恩,迫在眉睫也不愿听蒯通之言造反,李贽骂韩信是“呆狗”,因为刘邦“不过诱你作他奴才罢了,这等岂可唤作‘恩’?”
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封建时代的教育也使之变味了。孔夫子说得透彻,一个人行孝悌了,就鲜有犯上作乱的。所以,曹魏时,孔融要说大不敬的话来反抗“以孝治天下”,说父母于子女也没有什么恩德可言,为父的造人不过是满足他的情欲,人于母亲怀胎直如物寄放瓶瓮中而已。话说得虽然过分一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至于“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之类俗语,更是赤裸裸地表明了所谓父母之恩,不过是没有社会保障的旧时代的人生的互助方式。
总而言之,我们对传统的感恩教育,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把它变成精神奴役的训练。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人
人格的独立和健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是不分亲疏远近的博爱精神,不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父母,抑或其他的陌生人。
                                                                   (有删节)
技 法 获 取
文   贵 创    新。“ 新”, 就   是 新  观 点, 新  见 解,新  的  思  考角度。新 颖 的 往 往 是 深 刻 的,无 论 是 记 叙 文还 是 议 论 文, 如果没有深邃的见解作内核,就不能产生启人心智的力量。议论文的立意应该不落窠臼,发前人所未发,明前人所未明,令人耳目一新。惟其如此,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才能脱颖而出。
 
一、放大眼光,在高度上求新。
文章要有新意,就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用大眼光去看文题,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将从大处对生活的认识和文题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感恩教育与精神奴役》就超越了对纯阳中学行跪拜礼事件是与非的简单评说,而从感恩教育与精神奴役的角度展开议论,激扬文字,纵论天下,大有指点江山的情怀。这样的文章,高屋建瓴,不落俗套,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反弹琵琶,在亮度上求新。
大家同做一个题目,同说一种声音,如果没有特别之处,你的声音就会被相同的声音所淹没。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就能增加你的声音的响亮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感恩教育与精神奴役》就是反弹琵琶的佳作。感恩历来是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要求,本文对感恩教育进行逆向思维,提出“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把感恩教育变成精神奴役的训练”的中心论点,反弹琵琶,标新立异,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三、辩证分析,在深度上求新。
别人只看到表面现象,你却看到了隐藏在深层的东西;别人只言其然,你却言其所以然,别人只有一点论,你却运用辩证法:这样的文章就能给人启迪,催人深思,发人深省,自然也就有了新意。比如《感恩教育与精神奴役》对执政党、国家机关、教师该不该感恩的问题,在说明不该感恩的理由的同时又指出可以感恩的情况,这样的因果分析既客观全面,又有思想深度。
习作示例
少点非此即彼的对立
某生
一则女儿举报贪官父亲的报道引发了守孝和叛逆的大讨论。有人说,孝道维系家庭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功不可没;又有人说,叛逆能冲击腐朽,创造生机,不可扼杀。于是,守孝还是叛逆,似乎成了一道无法选择的选择题。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参互的。孝,维系家庭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功不可没,但它掩盖矛盾,维护
父    母 霸  权,却也不可忽视;  叛 逆    破  坏   平   衡,削   弱  稳  定,却  也   能   冲 击   腐  朽,创  造  生   机。正   像 世   间 许  多  非  此  即  彼  的 关  系  其  实  是 同  一  问 题  的 两  极  一 样,孝道  和  叛 逆  也  是 同  一  枚   硬   币  的  两   面,不  能  选  择 一   面 而      取  缔  另  一  面。
原本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两个侧面,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是偏偏有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放大差异,忽略联系,进而提出非此即彼的问题。实际上,这种“守孝还是叛逆”的思维方法在现实里还十分普遍。人们思维常常走极端,反对贪生便以为提倡鲁莽,否定蛮干便以为肯定投机,鼓励消费便以为倡导奢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汉语和英语同样都是重要的,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是有人偏偏喜欢将它们对立起来,扩大到有你无我的地步,文革中有人高唱“我是中国人,何必学英文”,就是一个例证。多年后,改革开放将中国推向了世界,也将世界带进了中国。一时间,外语风靡全国,各色各样的外语班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英语被神化了,汉语受到了冷落。现在,国家针对这种情况进行高考改革,增加语文的分量,调整外语考试的方式,于是有人又立即惊呼起来,还要不要外语?
城镇化建设和保护传统文化应该是一致的,可是,许多人理解的城镇化就是一个“折”字。于是,上百年的小学校折了,上千户的大村庄折了;于是,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空城应运而生。据说,美国和中国近年来都出现了不少“鬼城”,只有城市建筑,却没有人居住。美国的“鬼城”是经济萧条的结果,而中国的“鬼城”则是盲目发展的产物。为什么人们热衷于一窝蜂的行动?为什么只考虑目的而不考虑后果?根源也在于思维方法上的简单化和绝对化,强调建设而忘掉保护,强调速度而不顾一切。
世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必须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说话办事少点非此即彼的对立,多些融会贯通的理解,决不能为了强调某一点而否定另一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少走弯路,百战百胜。
点评:
文章先引述对立的观点,不作选边站,而是从“守孝还是叛逆”的分歧里析出非此即彼式的思维错误,指出“说话办事少此非此即彼的对立,多些融会贯通的理解,决不能为了强调某一点而否定另一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观点新颖,立意角度独特,颇有思想深度。文章联系外语学习和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展开议论,切中时弊,高屋建瓴,很有现实针对性,体现了作者视野的广阔和思想的深刻。

父母在 亦远游
某生
正如材料所言,当今中国,父辈对乡土的坚守和子女们匆匆的脚步,早已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和期盼让我们心中酸痛。那么,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当怎么办?停下匆匆的脚步,陪父母厮守炕头,安享晚年,还是忍着酸痛,毅然踏上离家的路,继续自己的行程?
诚然,孔子有“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长年守候在父母身边,嘘寒问暖,尽其孝道,让年迈的双亲在晚年含饴弄孙,其乐融融,这是美好的。但是要知道,那是孔子在农耕时代对人们所提出的要求,在现代化的工业时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力拼搏的今天,要求人们居家厮守显然是与时代背道而驰的。你是青年学子,你不能守着父母不外出求学;你是普通农民,你不能守着父母不外出打工;你是生意人,你不能守着父母不走南闯北行天下。
其实,孔子在谈到“父母在,不远游”的时候,后面还有一句话:游必有方。那意思是说,父母健在,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必须告诉父母一定的去处,免得让他们担忧。显而易见,即使在那样的时代,孔子也并不一概地反对出远门。
中国历来有忠孝难两全的说法,古今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士大都留有忠孝未能两全的遗憾。据说,许世友将军戎马一生,跟随党出生入死,逝世前却有一个要求,死后不进八宝山,回故乡陪伴父母。将军孝心可见,将军心中的遗憾亦可见,那就是为了革命事业,生前出门在外,未能很好地在父母身前尽孝。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在12岁那年被父母送出村读书,这一走,造成了他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采访他,谈起这一段历史,崔教授痛哭流涕,他说:“如果我不出来,3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其实,他的话里还隐藏着另一个如果:如果不外出读书,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的土地上摸爬滚打。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