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2020年高考(330)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时间:2020-05-31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专生注意:
1.全嵌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图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与歌原为一体,是文学与音乐在艺术审美层面的有机结合,是人类通过有声语言表达自身情感体验最自然的艺术形式。《墨于·公孟》中“诵律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面”的阐述也说明了,诗原本就是一门可以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多种演驿手法来展现的综合艺术。从历史角度看,两千多年来,我国诗歌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是并驾齐驱的。从《诗经》的雅乐范本、《楚辞》淳朴清新的地域民歌元素。到宋词曲牌中华丽绚烂的器乐化音乐语言的广泛应用,文体与曲体的高度统一等等,可以说。在一段时期里,诗歌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传播效应的文化载体,推动并引领着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潮流。在文化功能与审美理念层面,古典诗歌与传统音乐也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不论是礼乐的教化思想、雅乐的审美情趣,还是文人音乐的言志风格、民俗音乐的叙事手法,都可以看作是在诗的艺术范畴下,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凝练结合与高度统一。
然而,今天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古典诗词作品,大多只是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一方面,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诗歌作品演绎完整记录文献的严重遗失、损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的特殊性与多样性,造成了古代诗词音乐溯源与音响复原的诸多困境。因此,古典诗词作品的创作初衷虽饱含音乐元素,但如今大多却只能通过朗诵的方式来传承和推广。这不能不说是文化艺术情播中的一大憾事。音乐的丧先。影响了今人对古典诗词整休风貌的感知,欣赏。中国的古典诗词,如果不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那就少了品赏诗词的一个天然维度。
当前,国学热、讲词热已然成为新兴的社会浪潮。如何更好地将经典与时尚融合,让古典诗词吟唱推广开来,并重新绽放艺术的光彩,许多文艺工作者不懈地尝试,努力,创作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古诗词吟唱作品。同时借鉴近年来我国传统音乐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从20余种古乐谱文献中,辑录出原汁原味的古人歌诗曲调,并且力图将古老的诗词音乐作品,通过现代的记谱方式,使其重新绽放艺术的美感。种种努力,只为用现代的传播方式传承经典,服务社会,拉近古诗词、传统音乐与当前普通受众的距离,将失落的古代歌诗传统检拾起来,传下去。
(摘编自何浑《今天我们如何吟唱古典诗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艺术特点看,《诗经》是最早的诗歌一体,也是最自然的以有声言语表达自身情感体验的艺术形式。
B.从表达方式和演绎手法看,《诗经》是一门包含吟诵,弹奏,歌咏、舞蹈在内,形式多样的综合艺术。
C.从历史角度看。诗歌与音乐的发展向来是并驾齐驱的,且推动并引领着中国古化音乐艺术的发展潮流。
D.从文化功能与审美理念层面看,古典诗歌与传统音乐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它们凝练结合高度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运用多种论证手法。从多个角度论证我国古典诗歌与传统音乐是有机结合,高度统一的。
B.文章分析古典诗词多是以诵读方式传承的原因,是为了说明音乐这-一维度对于古具诗词的重要性。
C.文章详细地阐述文艺工作者为传承经典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以此论证经典与时尚融合的社会意义。
D.本文论证严密,对于如何传承古典诗词这论题,文章先闸述现象,再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典诗歌中文学与音乐是二维一体的, 可见解决古典诗词初创时包含的音乐元素问题十分重要。
B.如果能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古典诗词,今人就更能全面感知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整体风貌。
C.通过或重创古典诗词乐谱或借鉴其古谱。可以使古典诗词重放光彩,让经典与时尚融合,古典诗词传统得以传承。
D.如果国学热,诗词热不成为新的社会热潮,文艺工作着就不会用现化的传播方式传承经典。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愿,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材料一  
3月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就“破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刘永富在回答记者有关“下一步脱贫攻坚有什么重要部署”的提问时介绍,现在离2020年底还有20个月,脱贫攻坚战的任务很重。尤其要做好今年的工作,为明年的工作打下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既完成任务,又保证质量。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今年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这四个方面,在全国进行一次模底清理,建档立卡,记在账上。逐项,逐户、逐人对账销号,防止出现遗漏。第二方面,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3万人以上的县111个,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县有98个,这“两个一百”就是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寨子”。这就是坚中之坚,要盯着这些地区加大投入、加大帮扶力度,还要落实好深度贫因地区脱贫破坚实施方案。第三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发现的问题和考核评估发现的问题,以及媒体监督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通过问题整改推进工作。现在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方案,正在整改之中,4月底前要向中央提交报告。
(摘编自《中国财经新闻》2019年3月8时
材料二  
2013-2018 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统计

2020年高考(330)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贫困人口(万人)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2月21日)
材料三  
低至2018年年底,全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还有约400个贫困县、近3万个贫困村。在尚未脱贫的人口中,长期患病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占比较高。
“可以说,现在到了任务最重,也是最艰难的时期。”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从事扶贫工作20多年,在他看来,“好摘的果子已经摘完”。一方面。截止到2018年年底,未脱贫的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贫困户,脱贫路径狭小:另一方面,部分已脱贫户根基不牢,一遇风吹草动,经不起波浪和折腾,返贫致贫风险比较高。
“我在基层调研时看到,几乎每一个贫困户的脱贫材料都有一尺多厚。”赵皖平举起手比划着说,“表格扶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基层扶贫干部有时要应对各种检查、填写各种表格。一些基层扶贫干部向赵皖平诉苦说,自己干得很苦,却在第三方满意率评估上失了分。不少代表委员也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农村和基层情况不熟悉,但他们打分的结果可能会决定某个基层干部的命运。赵皖平认为,应该对扶贫干部多一些理解,“他们奋战在扶贫第一线,应该给他们更多理解和激励”.
越皖平提到,要注意一些贫困户享受政策扶持后,自我发展动力不足,不愿脱贫摘帽的问题,要在扶贫政策设计上给于区分,“扶贫不是养懒汉,要从制度上给予激勋”。赵皖平认为,如今扶贫攻坚已经进入2.0时代,“不能停留在只是简单地捐款捐物上,而是要通过产业扶贫等方式,让贫图户走出依赖,生成自我造血能力。可以持续命跑”。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3月5日)
材料四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庄严承诺,付出的切实行动,令世界惊叹。
巴基斯坦参议员、巴议会中巴经济走廊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了解到。为了实现脱贫,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会深入贫困人口家中,实地调查他们的需求,并据此制订有针对性的扶贫脱贫方案。他认为,中国政府出台的精准扶贫方略将继续成为中国未来脱贫事业最关键的举措之一。
南非人类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亚兹妮·艾波尔认为,精准肤贫是一门“艺术”。而中国精通这门”艺术”,因为“通过经济改革和工业化,中国成为第一个完成千年发展目标中将‘赤贫人口比例减半’的发展中国家”。
当一些发达国家国失业率攀升引发民众不满、社会动荡时,中国过去5年来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6500万个。在中国开设律师事务所的比利时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区,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无论哪里的中国人都积极乐观,不仅对日益改善的生活感到满意,而且对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满怀憧憬。“中国一跃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确实是历史上最不寻常的故事之一。”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如是感慨。
当被人问到世界能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学到什么时,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诺兰认为,最重要的是伦理与道德,还有仁。“仁的意思是,尝试为人民谋利益。这在现在这个时代十分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为人民服务”这一口号十分了不起。”
在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新眼中,中国共产党总是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并据此制定正确的,有利于人民的政策。他由衷感叹:“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
(摘编自中国网《精准扶贫,中国书写最伟大故事》)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3-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统计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脱贫人数以每年不少于1200万人的速度稳步推进。
B.为彻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仅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增加投入比重,攻坚克难,更重要的是要对全国进行摸底清理,建档立卡防止遗漏。
C.现在到了扶贫工作极困难的时期,一方面是未脱贫的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贫困户,脱贫路径独小;另一方面是部分脱贫户返贫致贫风险比较高。
D.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扶贫工作作出的庄严承诺和付出的切实行动,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使人民对生活充满希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脱贫攻坚既要完成任务,又要保证质量,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为此顶层设计、巡视制度、媒体监督、第三方评估等方面必须齐心协力。
B.全国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不愿脱贫摘帽等问题,我国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
C.精准扶贫战略是中国脱贫事业最关键的举措之一。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部分发达国家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借签。
D.四则材料虽侧重点不同,但都反映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预示者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略道路将坚定不移地持续走下去。
6.从材料一和材料三看,面对脱贫攻坚的形势和出现的问题,今后要重点做好哪些改进工作?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遵古印坊
聂金森
在潭州城的仿古一条街上,没人不知道金玉石执掌的遵古印坊。印坊门脸很窄,上置黑底绿字的横匾,“遵古印坊”写的是汉隶,浑厚苍劲。“奏刀金玉木石:得意篆隶楷行。”写的是行书,飘逸灵动。遵古印坊历来传承家学,尤其在仿刻古印上功夫独到。多年来,金家父子很自信,不怕有人抢去生意。
金玉石字刃之,五十岁了,矮矮墩墩,面白光须,两只手粗壮有力。手指关节格外突出,是长期握物操刀所致。他十岁即在父亲的严厉呵斥声中,开始练习书法和刻印。书法遍习各种名帖,刻印尤其是齐派印艺便他多有所悟。
隶属子市文联的书法家协会、篆刻家协会多次邀请金玉石加人他们的协会,他微微一笑,说:“我还得修炼,不够格啊。”心里暗说:“我能参加这鱼龙混杂的团体吗?"但他表面上与这些人相处得很好,客客气气的,嘴巴又严,决不妄议此是彼非。
一些篆制家常在静夜,悄悄独访金金家。闲谈之后,来访者掏出备好的或铜或玉或水晶或翡翠的印材,请金玉石代刻送给某位领导人或著名企业家的名章。按规矩,边款要刻“某先生雅正,金玉石刻于X年X月”,但金玉石只能换成这个篆刻家的名字。
金玉石说:“我这是‘捉刀’啊,无名——但不能无利!”
这些事瞒不过金鼎铭。绝对儿子说:“你爷爷给我起名鼎铭,字遵古,就是要我不忘古训。这种代刻是让无能者师名于世,你不能干!”
金玉石说:“爹,他要这个虚名,谁管得了?我并没有白费力气,艺有所值,于心无愧。你常说慈禧太后的不少书画,都由内廷的女官代笔。不也是一种文化遗存吗?将来自有公论。"
金鼎铭鼻子“哼”了一声。一甩手走了。
有一天近午的时候,遵古印坊的店堂里,忽然走进了一个陌生人,当时金玉石坐在柜台里,正翻着一本《齐白石印谱》。
“请问,你可是刃之先生?”
金玉石听到有顾客称他的字.便猜测这是个腹有诗书的人物,忙放下书,站起来,拱了拱手手,说:“正是敝人。”
“刃之先生。久仰久仰。载从外地前来叩访。想麻烦你奏刀刻印。我小姓胡。”
在窗明几净的楼上会客室,客人从旅行包里拿出一个很古旧的长条形锦盆,打开盒盖,从里面取出一个发黄的宣纸折子。
金玉石说:“这是清代的专用奏折。是北京宫里造办处所制。"
“好眼力!这是先为湘军名将后为钦差大臣彭玉麟的奏折,我从古玩市场高价购来的,也请专家看了,是真品,而且是专折密奏。”
金玉石晨开奏折,细细看完,说:“果真是个好玩意儿,是他巡视湖南时写的奏折。”他曾看过不少彭玉麟的书画原件,对其行笔十分熟悉。
“先生让我刻彭玉麟的印章?大臣置送皇帝的奏析,是不能铃印的。这是规矩。”
“我自然明白。这个锦盒是装专折密奏用的,真是老东西,可惜不是彭玉麟的原物。按古制锦盒装上专折,盒上要贴一纸条,铃上‘彭玉麟专折’的印鉴,这叫封签。”
金玉石明白了。来人是要他刻一方“彭玉麟专折”的印章,以便钤在一张白纸条上,再去作旧,然后粘贴在锦盒上,有奏析,同时还有专用的锦盒和封签,定可卖一个好价钱。
金玉石淡然一笑,心想,刻这个印有何难,他在博物馆见过原件,而且记得清楚楚,完全可以刻得不露马脚。可他不能刻,文物是历史的实证,参与伪造文物等于伪造历史,有违天理良心。
“哦,胡先生,怒我直言,这个印我刻不了,抱歉抱歉,你另请高明吧。”
来人一愣,随即平静地说:“刃之先生,打扰了,告辞。”然后,飘然而去。
(选自《遵古印坊》.有刷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详细地介绍“遵古印坊”的横匾和对联,突出环境的古朴典雅,也暗示印坊主人的品格。
B.金玉石不顾父亲的反对,不惜违背古训代人刻印,其目的不仅在于获利,更在于将精谌的技艺流传后世。
C.小说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这样既有利于营构曲折有致的情节,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D.小说末尾通过神态描写。既写出了胡先生被拒后的失落心理。也体现了他对金玉石品格的尊敬。
8.小说的情节紧围绕金玉石这一人物形象展开,请结合作品概括金玉石的人物形象,(6 分)
9.小说以“遵古印坊”为题有何作用? (6 分)
二、古代诗文闽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富文,完成10~13题。
裴遵庆,字少良,绛州闻喜人。幼强学,该综图传。外晦内明,不干当世。年既长,始以仕家推荫为兴宁陵丞,调大理丞。边将萧克济督役苛暴,役者有丑言,有司以大逆论,遵庆曰:“财不足聚人,力不足加众,焉能反?”由是全救数十族。频擢吏部员外郎,判南曹。天宝时,选者岁万计,遵庆性强敏,视簿牒,详而不苛,世称吏事第一。肃宗时,为吏部侍郎。萧华辅政,屡荐之,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宗初。仆固怀恩阻兵汾上。物中官为词。帝以遵庆忠厚大臣,故奉诏宣慰。遵庆至,怀恩抱其足,泣且诉。遵庆道帝所以不疑。即劝入朝,怀恩许诺。副将范志诚谏曰:“嫌隙成矣。奈何入不测之朝。独不见来瑱、李光弼乎?二臣功高不赏,琪已及诛。”怀恩乃止。遂以惧死为词。会蕃寇陷京师,乘典幸陕,遵庆自汾州奔赴行在。及乘舆还京,以遵庆为太子少傅。永泰元年,与裴冕等并于集贤院待制,知选事。时选人天兴县尉陈琯于铨庭出言不逊,凌突无礼。代宗诏付遵庆于省门鞭三十,贬为吉州员外司户参军。罢为集贤院待制改吏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复知选事朝廷优其年德令就第注官自宣平坊榜引士子以及东市两街时人以为盛事尝有族子病狂易,告以谋反,帝识其谬,置不问。性淳正。老而弥谨。每荐贤,有来谢者,以为耻。谏而见从,即内益畏。虽亲近,但记其削稿疏数,而莫知所言。大历十年薨,年九十余。初为郎时,著《王政记》,述今古治体,识者知其有公辅器云。
(摘编自《新唐书》《旧唐书》 )
10.下列对文中函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罢为集贤院待制/改吏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复知/选事朝廷/优其年德令/就第注官/自宣平坊榜引士子/以及东市/两街时人以为盛事
B.罢为集贤院待制/改吏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复知选事/朝廷优其年德/令就第注官/自宜平坊榜引士子/以及东市两街/时人以为盛事
C.罢为集贤院待制/改吏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复知/选事朝廷/优其年德/令就第注官/自宜平坊榜引士子/以及东市两街/时人以为盛事
D.罢为集贤院待制/改史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复知选事/朝延优其年德令/就第注官/自宣平坊榜引士子/以及东市/两街时人以为盛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推荫,封建时代,因祖先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称为“推荫”
B.大逆,封建时代指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为“十恶”之首
C.中官,本为古官名,后又指宫内、朝内之官,文中指宦官。
D.乘舆,旧指皇帝或诸侯所用的车舆,文中代指皇帝,即唐代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裴遵庆宅心仁厚,仗义执言。役夫因为不满将领萧克济督促劳役岢刻暴虐而说他的坏话,有关官员要按反叛论处役夫的罪行,裴遵庆据理力争,保全了几十族人的性命。
B.裴遵庆精明能干,频繁升迁。天宝年间参加选官的每年上万人,裴遵庆审查簿籍文书详细而不苛刻,公认为吏部第一人。裴遵庆能力超群,屡屡升职。宰相萧华多次推荐他。
C.裴遵庆德高望重,备受信任。外族攻陷京城,皇帝逃到陕郡时只召见了裴遵庆,族人的儿子告发裴遵庆谋划反叛,皇帝将这件事情搁置起来不予追究。
D.裴遵庆厚道正直,持承谨慎。裴遵庆年紀越大越谨慎,推荐的贤才上门感谢,他认为这是耻辱;劝谏被采纳,内心就更加惶恐;裴遵庆写的奏疏,连亲人近侍也不知道其中内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议语。(10 分)
(1)副将范志诚谏曰:“嫌隙成矣。奈何入不测之朝。独不见来瑱、李光弼乎?
(2)初为郎时,著《王政记》,述今古治体,识者知其有公辅器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圆。
最高楼
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囊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园儿名“俟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注释1词人时任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因朝改腐败,奸佞误国,故想退休。语出《晋书》。东晋诸葛长民位高权重,贪婪奢侈,后被刘裕所杀。摩先生:汉代楚王刘交的门客,因其不善饮酒,每次宴饮。刘交都为他“设醴”(摆上度数不高的酒)。后来有一次主人忘了这样做,他便称病离去。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句“在家黄亦好”,借以表达安黄乐道之意。国休休:通“咻咻”,指吵闹,乱说话。
14.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须高贵何时“的“须"与“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睛日”中的“须”同义。
B.词人尊穆,陶二人为师,是因为两人都不慕名利,坚守气节,双双辞官归隐。
C.“便咻咻”以下三句,语气强烈,表达词人对儿子阻止“乞归”的强烈不满。
D.这首词借“骂子”表明了词人对待财富的人生态度,显示了词人的高贵品质。
15.对《最高楼》这首词,有人评之曰“亦庄亦谐”、“亦雅亦俚(俚;理俗,通俗)”,请任选其中一点,结合问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遥游》中强调坚持自我,不理会世人非难的句子是“               ”:习 近  平在讲话中提到的“我将无我"也可以用此文中的"              ”来表达。
(2)李白的《蜀道难》中“                       。”两句,通过对人的动作加以摹写,形象地描写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心情,来突出蜀道之难。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                                  ”两句通过人的感受写出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表现了求学的艰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良好的家风能够以耳需目染的方式对家庭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家风,流传着许多有关家风的感人故事。孟子成为一代旷世大儒,离不开孟母“三迁其家”“断机教子”的教育:陶侃一生清白做人、廉洁为官,离不开同母“截发延宾”的用心。关于家风的典籍比比皆是,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这些中国古人留下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诚然,如今的家庭模式与历史传统已相去甚远,但今天我们所推崇和坚守的家风。也正是那些不因时间遽逝而失去现实价值的家风。近年来,家风建设被不同程度忽视,甚至出现了断层。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一些手握公权之人缺失“勤政为民”情操的现象层见不鲜,一些普通民众对缺失“为人处世”基本操守的做法司空见惯。因此,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我们更要努力抓好家风建设,让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历史启迪我们要正家风。正家风也是现实的召唤
B.正家风是历史的启迪。现实也引唤着正家风
C.正家风是历史的启迪,也是现实的召唤
D.历史启迪我们要正家风,这也是现实的召唤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勤政为民"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亭子的正上方。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爱晚亭”三个大字。
B.究其实,他们仍旧是有理想的。这眼前的光景,就正是他们的“理想”。或者说,他们正躺在自己的“理想”上睡觉哩。
C.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其而至于借重“哆嗦”.
D.一个“东洋婆”(日本女人)走过来了,“拿摩温” 为着在主子面前显出他的威风……
19.文中画惯线的句于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留下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B.中国古人留下的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C.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中国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D.这些中国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深受影响。
20.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鸟类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在我国,           如鹤代表延年益寿,燕子是春天、爱情的象征。喜鹊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等。古往今来,鸟类更是众多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像“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营上青天”“晴空-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鸭”等诗句,             ,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早起的鸟几有虫吃”等等,还有以鸟类为意象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如《天鹅湖》《孔雀东南飞》(百鸟朝风》,                  。 
21.在4月21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正式公布。请认真观察图形,指出其构图要素及寓意意(不考虑图下方的汉字及英文字母),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5分)
2020年高考(330)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1)构图要素:
(2)寓意: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美育兴国。——蔡元培
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一一习 近 
加强对地方和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督导,强化结果应用。要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政绩考核和学校负责人业精考核,把美育工作从“软要求”变成“硬指标”。——陈宝生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兴华中学”)同学以“美自是否应全面推广”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着,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B 【解析】A项,《诗经》不一定是最早的诗歌一体。C项,推动并引领着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潮流,只是在一段时间里。D项,凝练结合高度统一的是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
2.C 【解析】文章并没有详细阐述文艺工作者的具体做法。
3.D【解析】根据原文国学热、诗词热与文艺工作者是否用现代方式传承经典不构成假设关系。
4.B 【解析】B项,“不仅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增加投入比重,攻坚克难;更重要的是要对全国进行摸底清理,建档立卡防止遗漏”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今年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这四个方面,在全国进行一次摸底清理,建档立卡,记在账上,逐项、逐户、逐人对账销号,防止出现遗漏。第二方面,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3万人以上的县有111个,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县有98个……还要落实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分析可知,两项工作不存在递进关系。故选B。
5.C 【解析】C项,“部分发达国家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借鉴”错误。结合材料四内容“巴基斯坦参议员、巴议会中巴经济走廊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了解到……中国未来脱贫事业最关键的举措之一”“南非人类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跃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确实是历史上最不寻常的故事之一。’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如是感慨”“当被人问到世界能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学到什么时……这一口号十分了不起”“在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眼中……他由衷感叹:‘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等分析可知,“部分发达国家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借鉴”无中生有。故选C。
6.参考答案:工作更加细致,突出重点,针对问题制定方案进行整改;克服“表格扶贫”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增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扶贫工作的认识、理解,激励扶贫干部;通过产业扶贫等方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今年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这四个方面……正在整改之中,4月底前要向中央提交报告”等分析可知,工作更加细致,突出重点,针对问题制定方案进行整改;结合材料三“‘表格扶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基层扶贫干部有时要应对各种检查、填写各种表格。一些基层扶贫干部向赵皖平诉苦说,自己干得很苦,却在第三方满意率评估上失了分。不少代表委员也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农村和基层情况不熟悉,但他们打分的结果可能会决定某个基层干部的命运”“应该对扶贫干部多一些理解,‘他们奋战在扶贫第一线,应该给他们更多理解和激励’”分析可知,克服“表格扶贫”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增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扶贫工作的认识、理解,激励扶贫干部;结合“不能停留在只是简单地捐款捐物,而是要通过产业扶贫等方式,让贫困户走出依赖,生成自我造血能力,可以持续奔跑”分析可知,通过产业扶贫等方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7.B 【解析】金玉石代刻的直接目的是更为了获利,间接达到传承技艺的效果。
8.参考答案:刻苦勤劳,技艺高超,见识广博。不贪虚名,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处世圆滑,能灵活机变。好利不忘义,保持为人处事的底线。(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遵古印坊为小说人物活动的开展提供典型环境。围绕“遵古”塑造人物形象,既塑造金鼎铭恪守古训的性格特点,又通过金玉石不遵古训代刻牟利和遵守古训拒绝钤印两件事,正反对比,丰富了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遵古”暗含小说主题,文章通过赞扬金玉石灵活变通,坚持做人底线,不被金钱腐蚀的人格,暗示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要“遵古训”,洁身自好,坚持道德底线这一主题。(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B【解析】“知选事”为“掌管考选举士,铨选职官之事”,故后宜断,排除AC;“令”为“让”意,前面宜断,排除D项。
11.B【解析】B项,“‘十恶’之首”应为“‘十恶’之一”。
12.C【解析】C项,“皇帝逃到陕郡时只召见了裴遵庆”错误。由“遵庆自汾州奔赴行在”可知“只召见”于文无据。
13.(1)(他的)部将范志诚劝谏说:“皇帝对你的怀疑已经生成,为什么要到不可预料的朝廷去呢?难道没有看见来瑱、李光弼吗?(关键词“嫌隙”“奈何”“独”各1分,句意2分)
(2)当初他当郎官时,撰写了《王政记》,叙述古今的治国纲要,有见识的人知道他有宰相的才干。(“治体”“识者”“器”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裴遵庆的字叫少良,绛州闻喜县人。(他)从小刻苦学习,博览图书,外表糊涂内心明白,不巴结权贵。成年以后,才因上辈的功劳被任命为兴宁陵丞,后调任大理丞。边境将领萧克济督促劳役苛刻暴虐,役夫说他的坏话,有关官员要按反叛论罪,裴遵庆说:“(他们)财产不足以招兵,勇力不足以服众,怎能造反?”因此保全救活了几十族人。(他)多次升官后任吏部员外郎,判南曹。天宝年间,参加选官的每年上万人,裴遵庆生性能干敏捷,审查簿籍文书,详细而不苛刻,当时认为他是吏部第一人。唐肃宗时,(他)任吏部侍郎。萧华任宰相,多次推荐他,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代宗初年,仆固怀恩在汾州集结军队,用宦官祸乱朝政为托词,皇帝因为裴遵庆性情宽厚又任重臣,因此派他带诏书去宣诏慰问。裴遵庆到了汾州,仆固怀恩抱着他的右腿,一边哭泣一边诉说。裴遵庆跟仆固怀恩说明皇帝不怀疑他的原因,劝说仆固怀恩到朝廷觐见皇帝。仆固怀恩答应了。(他的)部将范志诚劝谏说:“皇帝对你的怀疑已经生成,为什么要到不可预料的朝廷去呢?难道没有看见来瑱、李光弼吗?两位大臣功劳极大无法赏赐,来瑱已经被诛杀。”仆固怀恩就停下来,用畏惧死罪作为托词。适逢外族攻陷京城,皇帝逃到陕郡,裴遵庆从汾州赶赴皇帝驻地。皇帝回到京城后,提升他任太子少傅。永泰元年,跟裴冕等一起任集贤院待制,主管官员选任事宜。当时选的天兴县尉陈琯在铨庭言语无状,僭越礼仪,代宗下诏让裴遵庆在省门鞭打(陈琯)三十下,贬为吉州员外司户参军。罢除他知选事,担任集贤院侍制,改任吏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身份再次主管官员选任事宜。皇帝优待他,考虑他年高有德,让他在家里办理选官事宜。他在宣平坊、东市两街张榜召集被选官员。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件美事。曾有同族兄弟的儿子有疯癫病,告发裴遵庆谋划反叛,皇帝知道这事荒谬,搁置不予追究。(他)生性厚道正直,年老后更加谨慎。每次推荐了贤才,有来感谢他的,他认为是耻辱。劝谏被采纳了,内心就更加惶恐。即使是亲人近侍,只记得他草拟奏章的稀少和频繁,但没有人知道他说了什么。大历十年去世,享年九十多岁。当初他当郎官时,撰写了《王政记》,叙述古今的治国纲要,有见识的人知道他有宰相的才干。
14.B 【解析】B项,“两人都不慕名利,坚守气节,双双辞官归隐”错误,穆先生是因为感到楚王的怠慢而辞官,没说穆先生“不慕名利”和“归隐”。
15.参考答案:(1)“亦庄亦谐”是说《最高楼》的艺术特点。“亦庄”即庄重严肃,词人就如何看待财富问题训诫儿子,自然是个十分严肃的内容;“亦谐”即诙谐风趣。词人在谈论严肃话题时,并不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而是以轻松之语道之,如“葺个园儿”“作个亭儿”等句,读来活泼俏皮,妙趣横生。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庄”3分,“谐”3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亦雅亦俚”是说《最高楼》的语言艺术特点。“雅”即端庄文雅(富有文采),如“须”“暂”“未曾”“葺”(“待”“更”)等,文词典雅精粹,落笔惜墨如金;“俚”即通俗易懂(口语化),如“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等句,纯用口语,毫不雕饰。“雅”“俚”浑然一体,显示词人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雅”3分,“俚”3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亦雅亦俚”也可以从用典角度答题,如:“亦雅亦俚”是《最高楼》的语言有艺术风格。“雅”即语言端庄文雅(富有文采),本词多次运用典故,言简而意丰;“俚”即通俗易懂(口语化),词中虽多次运用典故,但化作口语,灵活自如,脱口而出,毫无艰涩之感,显示词人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雅”3分,“俚”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16.答案:(1)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至人无己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支僵劲不能动
17.C 【解析】结合“中国古人留下的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今天我们所推崇和坚守的家风,也正是那些不因时间流逝而失去现实价值的家风”分析,此处主要讲正家风,排除A项、D项;位于语段开头,需要承上启下,应该先讲“历史的启迪”,后讲“现实的需要”,而且前后句式应该保持一致,排除B项。故选C。
18.C 【解析】文中“勤政为民”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A项,表引用。B项,表否定。C项,表强调。D项,表特称。
19.B 【解析】A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影响”的主语应该是“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而不是“中国古人”。C项,语序不当,“这些”应该修饰“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而不是“中国古人”。D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前面主语为“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后句主语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故选B。
20.很多鸟都被赋予象征意义也有诸多和鸟儿有关的俗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1.(1)构图要素:标识呈“揽星九天”图形,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2)寓意:表达了宇宙的深邃浩瀚,呈现了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构图要素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寓意答出一点给2分。)
22.审题立意:
材料着眼于美育的功能,推行美育的方式,也间接体现美育的源远流长的特点。四个材料或从美育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或从美育之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或从美育与学校教育的职责等方面来强调实施美育的必要性。材料本身为写作提供了思考的角度。
写作情境:
1.写作者身份是中学生2.写作对象是本校(统称为“兴华中学”)师生3.文章为演讲稿,注意语气、对话意识和情感的把握。尽量做到语言得体,表达恰当自如。 
核心话题:
是否应全面推行美育。写作的核心任务是要对美育的意义(作用)做出本质性的思考和深层次的概括,尽可能从个人到时代国家多角度展开思考。
写作任务之二就是向全校师生就美育的推广提出希望与建议,并且尽可能新颖,切实可行。如可以从传统文化,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角度来思考。
写作限制:
1.美育不等于某艺术学科的教育,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如整篇文章围绕学校要重视美术音乐课来写,显然不符合对美育的理解。如有此写法建议40分以下。
2.注意演讲的主题,所以写作时不能围绕“强行将美育纳入考核”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如有此写法36分以下。
3.全文围绕“美育不应全面推广”来展开论述的,建议不超过45分。
参考立意:
1.以美育智(德)  美美与共 2.美育也是一种刚需   3.美善相乐完美人格  4.美育是人生的基础课 5.发展教育,请不要丢下美育  6.以美育人  “铸造”灵魂  7.以美育人 以情感人 以文化人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