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2021八省联考作文立意与范文

时间:2021-02-20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2021八省联考作文立意与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析:
本次作文属于典型的宏大主题作文,和考前预测的一模一样。作文材料由一则材料组成。一共六句话,整体围绕“抗美援朝”展开。前面介绍了抗美援朝的背景,之后介绍了中国人民在抗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后方人民同样给予前线极大的支援,共同演绎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立意参考:
在未来继承发扬这种精神
角度一:爱国主义永流传。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凝聚人民族力量的旗帜,革命英雄主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角度二:保卫和平,反抗侵略。
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角度三:正义胜利,人民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这场正义之战也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最终正义之师赢得了战争胜利,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这枚精神火种一直延续到今天,继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发光发热。
角度四:万众一心,人民团结。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
角度五:不畏强暴,反抗强权。
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武。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
角度六:舍生忘死,向死而生。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敌人强大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
角度七: 守正创新,奋勇向前。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杀出一条血路。

审题参考: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结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提示材料和写作任务是以“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为主题组织的。考生审题立意、构思行文都应该紧扣这个中心,可以表达“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共识,“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愿望,同时深入思考如下问题:历史为什么值得铭记?这段历史你有多少了解?为什么要以此精神来迎接挑战?当今世界有哪些重大挑战?历史和挑战之间的关系如何?校团委代表的是青年一代,青年一代更应承担起怎样的责任?

可用立意:
1.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2. 迎接当下和未来的挑战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
3.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4. 抗美援朝精神永垂不朽
5. 青年一辈要继承前辈传统
6.继往开来,当好接班人
 
拟题示例:
铭记历史,迎接挑战
不忘先辈,引领未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铭记滚烫历史,迎接崭新挑战
秉承历史精神,迎接时代挑战
历史与时代接轨,传承与挑战偕行
勿忘前辈热血,勇挑青春重担
让“抗美援朝精神”引领我们继续前进

【范文示例】
我以我血荐轩辕
——铭记历史,迎接挑战
庞锦霞
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国,倡和平。70年前抗美援朝保卫战,我们逝去的英雄永垂不朽,我们留下的精神历代相承。铭记历史方能迎接挑战,“我以我血荐轩辕”,中华儿女始终宁死不屈,保家卫国,浩气长存!
   铭记历史,是对历史蕴含的精神品质的高度认同。铭记历史,就绝不容许如前两年一些无知无礼者对抗美援朝英雄的质疑和亵渎的事情发生。铭记历史,铭记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失去了19万7千个儿女的生命。铭记历史,铭记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铭记那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铭记那一颗颗永照汗清的丹心。在国难当头,他们浴血奋战。用自己的生命,拼来了山河无恙,战来了家国安宁,换来了世界和平。他们身上,凝聚着一种伟大的精神——我以我心护中华,我以我血荐轩辕!这种精神,我们代代铭记,更重要的是,我们世世相传。正是有此精神,我们在汶川地震中倔强不倒,我们在洪水横行后顽强不屈,我们在“新冠”肆虐时坚强不摧。“多难兴邦”,是因为中华儿女有保家之心,有卫国之情!这,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
   铭记历史方能更好地迎接挑战。铭于心,更要行于身。当今虽处在一个和平年代,但没有硝烟的战争此起彼伏。强国林立、风云变幻。经济、政治、科技,我们处处面临挑战。此时此刻,面对挑战,我们更需要抗美援朝精神,更需要家国责任担当!所幸的是,历史悠悠,精神滚滚,不息不灭,永世长存。我们曾有“南开之父”张伯苓,凭借一己之力创造名扬四海的教育奇迹,那声“中国不亡,有我!”响彻宇内。我们现有科技巨星孙家栋,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那句“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掷地有声。我们今有抗击新冠疫情中勇赴一线的白衣天使,那言“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可歌可泣。他们身上体现的,不正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和平年代的延续吗?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当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是的,我们有一种精神,誓死保国!我们有一种力量,宁死为民!我们有一种脊梁,舍身求法!中华儿女的家国责任、民族情怀,确保我华夏民族勇接各方挑战,屹立不倒。
   铭记历史,迎接挑战!我中华儿女多壮志,保家卫国心坚定!我以我血荐轩辕,山河定无恙,世界当和平!

铭记历史  迎战有我
莆田哲理中学 
董立群
  70年前,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英勇无畏,英雄辈出。后方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可歌可泣!
到如今,战争的硝烟已随人类追求和平而尘封消逝。那个史诗般的悲壮历史如今铭刻于老一辈记忆中,对于和平幸福年代出生的我们来说,面对新时代的召唤,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吾辈青年应如何看待历史,个人与国家、民族如何同呼吸共命运呢?我以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时代界线,我们应当铭记历史,迎战有我。
  也许有人会说,世间万物既成历史事实,已成过往之事皆可忘却。我们应甩掉历史包袱,轻装前行。铭记只会让我们止步过去,无法放眼世界。诚然,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重揭灾难的民族历史疮疤,犹如伤口再撒盐,令人无法承受。我们不能一味地沉浸于过去的悲痛中而无法自拔。然而,常言道:“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曾记否?侵略者们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用铁蹄践踏国人身躯,把战火烧到边境,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些历史事实,我们怎能忘却?曾记否?天安门前,毛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嘉兴南湖游船上,革命先辈们握拳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南巡之际,邓小平发出改革开放的誓言;2020年12月,习主席宣布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些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们又怎能不铭记?因此,对于历史,我们要辨别是非,探究历史背后隐藏的精神底蕴。阻碍时代前行的要坚决抛弃,而促进社会发展的要时刻铭记。
 揆诸现实,有人骑在烈士雕像头上照相,有人身着侵华日军军装在南京紫金山抗战遗址摆拍,有人抹黑历史,诋毁英雄,身享祖国之福,却心向他国之利,诸如此类淡忘历史的不良现象也偶现报端。他们的所作所为怎能不让那些在特殊历史年代为国为民乃至为世界和平而不惜牺牲自我生命的英雄功臣们心寒呢?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虽没有新中国成立前后面临内忧外患,但要实现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要面对当前严峻的国际时局,要继往开来,开创中国纪元。吾辈青年应如何铭记历史,迎接未来挑战呢?
于个人而言,我们应不忘历史,缅怀先辈伟业,总结过去经验教训。我们应敬畏历史,学习传承伟人精神,把握现在发展机遇。我们应铭记历史,面向未来,迎接挑战。以前辈铁人精神、奥运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为人生引擎,自我端正人生三观,积极投身到新时代建设洪流之中;于国家而言,中国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走科技创新之路,让更多的“天问”、“嫦娥”、“北斗”、“高铁”、“奋斗者”等高新科技名片上天入海,培养更多各行各业的英雄功臣,宣扬他们身上宝贵的精神。所有这些都是吾辈担负重任青年时常铭记,学习传承。只要我们心中常怀家国之情,未来挑战必将无坚不摧。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奋斗有我,迎接挑战!

铭记历史,迎接挑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现如今,我们英雄的祖国和人民,站在新世界的关键节点上,面对国内国际局势的大变动,必将铭记历史,迎接挑战。
铭记历史,就要铭记抗美援朝精神。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数十万人。战争以美国侵略者被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而告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铭记历史,就要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松骨峰每一寸都必争的惨烈阻击,长津湖冰雪中被冻僵的年轻战士保持冲锋的姿态、上甘岭被炸弹翻过无数次的焦土……革命先辈们的付出与奉献,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战争不仅仅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放在历史的时光轴去定论,这一场伟大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铭记历史,更要认清现实,迎接当下最大的挑战。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意蔓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浪潮不时涌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面对未来,我们该往何处去?伟人指出,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自己走过的路,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更是世界正义进步事业的一部分。唯有认真学习,才能把未来的路看得深,把得准。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没有一蹴而就的伟业,更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就这个宏观语境而言,从战斗到奋斗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最好传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涉险滩、夺隘口、闯出一条条新路已是常态。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寻找给养,砥砺骨子里的战斗勇气和奋斗激情,我们必能走好走稳民族复兴这关键一程。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王清铭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将滚烫的、掷地有声的声音回荡给历史,七十年后,依旧荡气回肠。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喊完这一句,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他的肉翻卷为朝鲜的土地,也翻卷为他身后祖国的土地;他的骨骼绵延成上甘岭,也绵延成泰山昆仑;他的鲜血流淌成黄海里呼啸的波涛,也流淌成长江黄河的怒波。

王成的原型就是杨根思。这句话,抗美援朝战士蒋庆泉喊过,于树昌喊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几乎都喊过。他们是凡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后,他们就是英雄;那些在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毁家纾难、砸锅卖铁的凡人,喊出“保家卫国”之后,他们也成了英雄。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没有七十年前众多英雄的捐躯赴国难,哪有山河无恙?如果没有那时的众志成城,又哪来的家国安宁?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的这句名言,柯林武德对它有具体的阐述:“历史就是活着的心灵的自我认识。”如果我们这些活着的心灵没有在抗美援朝中认识自己和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就很难真正肩负当代人的历史使命。“铭记历史”,就是铭记历史上我们民族的困难和苦难压不到的昂扬精神;“迎接挑战”,就是继承抗美援朝先烈“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一切历史都应成为当代史的借鉴。如果历史的火炬不能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现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曲解历史真相、解构历史主流、颠覆历史英雄,有人竟调侃“黄继光是跌倒了,才堵抢眼的”;有人竟抹黑邱少云,说他“为了战斗胜利,烈火焚烧,殒身不恤”是早已牺牲了。……

郁达夫曾说:“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还好,我们正高擎历史的火炬,照亮了脚下的路,也照亮了民族的未来。那篇被从课本上删掉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又回来了,我们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正流向未来。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场七十年前可歌可泣的战争,用鲜血为我们诠释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国家哪有个人!现在一些人强调个人利益,他们最常引用的是爱因斯坦的名言:“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强调个人利益,这无可厚非;但当个人与国家相冲突时,我们先辈的选择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铭记历史,迎接挑战时,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一切历史都是、都应是当代史。“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当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将来的历史也应回响着我们荡气回肠的声音。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