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最基本最易学的文章结构—总分式结构及范例鉴赏

时间:2021-03-30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最基本最易学的文章结构—总分式结构及范例鉴赏

文章的结构,历来被列为写作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文章的一个形式要素,它直接关系到一篇文章的高下优劣,成败得失。作为文章的骨架,结构需要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在写作中学会运用一些简单的结构形式,还是十分必要的。
总分式是在写作过程中较为容易掌握的一种结构方式,所谓“总”是指总结性的、概况性的主要论点或观点,是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一般出现在文章的首和尾;“分”是文章内容具体展开,它实际上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花分几朵,各表一枝”。一篇文章在总体部局上,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还可以先总后分再总,它们通常都称作“总分结构法”。
之所以说它容易掌握,是因为这种结构可以使长文短写,也可以用短文长拼,同时又能省去许多过渡性的文字,写起来省力而形式又新颖,写成的文章简炼而清新,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多侧面多角度地写人记事,增加文章的容量,更深刻地表现主题。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都可以用到这种结构进行写作。
1
写作要点
1
“总述”应概括主旨,语言精炼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章,作者都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阅卷老师批改作文时,常常会先看开头或结尾来确定考生的中心思想,并依此来判断中间论述是否偏离主旨。
总分式结构的“总述”起到概括全文或升华主题的作用,“总述”若不知所云,文章便会没有主心骨。例如在《成功背后的秘密》一文中作者写道:
伏尔泰说:‘成功是一颗种子,不浇水、施肥、除草,它是不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的’。成功的取得正是如此。‘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成功的背后,需要风雨的洗礼,需要艰辛的付出。成功的背后,需要一种执着的态度……成功的背后,需要一种坚韧的毅力……成功的背后,需要一种刻苦的精神。
第一句话即为总述,它的存在是为了给文章定调定性,其中心观点是“成功需要各种各样的付出”。而接下来的三个分论点围绕总述进行展开,分别对应为了成功需要付出的种种要素。
“总述”可能是下文分述内容的起因,也可能是下文分述内容的总结,还可能是对全文进行延伸性的思考。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除去中间论述的部分,“总述”内容建议控制在100-200字左右,语言表达尽量准确精炼。有一个讨巧的做法是,在“总述”中运用一些名人名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处理好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必须紧扣中心论点。分论点之间既不能互相矛盾、对立,又不能相互包含、雷同。其中,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一般有并列式、层进式以及对比式的关系.
A.并列式
并列式是横向展开,用的是横向思维,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这种写法更偏向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理论的解释说明,举个例子:
“自卑”、“自负”、“自强”是人们的三种心态。“自卑”是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自负”是指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自强”则是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低头,永远努力向上。
在这段话中,作者对自卑、自负、自强三种心态进行解释,三者相对独立,它们不能相互包含彼此,不矛盾的同时呈现并列关系,无论你先写自卑还是自负或是自强都没有问题,因为它们都是人们三种心态之一,无关顺序。
B.对比式
对比式写法则是从正反两方对比举例说理。这种写法能让分论点是非分明,观点明晰。
比如,我们确定好中心论点为:高举诚信的火把,让世间充满温暖。那么分论点如果采用对比式结构,则可以写为:点亮诚信之火,你的四周将温暖光明;熄灭诚信之火,你的前头阴冷暗淡。二者经过对比,能够更加突出中心论点。
C.层进式
层进式实际上就是层层递进,是纵向的深入,属于纵向思维,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有较为严格的先后顺序。
例如:“尊严是人的灵魂……尊严是民族的灵魂……尊严是万物的灵魂。”从人到民族再到万物,议论的主体范围由小及大,因此三者的顺序不可随意颠倒,否则会造成文章逻辑混乱。
还有一种较为高阶的写作思路供大家参考,以2019年全国I卷为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有的同学仅仅从劳动的意义去倡议大家参与劳动,这样写固然无错但不够有深度。如果从劳动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劳动——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具体该怎么做进行分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分论点,那么这种递进关系比前者更为深入,它不局限于某个主体范围,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论证中心论点。
总而言之,无论选择何种关系,都需要确保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对立,又不能相互包含、雷同。
2
结构类别
1
总分式:有头无尾,留白遐想
先总后分式,又叫首括式。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可以先总地提出主要观点,然后分几个层次描述或论述。总分式易掌握且逻辑严明,中心突出,让行文流畅。
在《庐山的云雾》一文中,作者第二、第三自然段便运用了总分式结构进行排篇布局:
(片段一)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的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的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千姿百态”是对庐山云雾形象上的概括,在接下来的描述中提到的“白色绒帽”、“玉带”、“大海”、“天幕”都在描写四种姿态的云雾,使“千姿百态的云雾”更加形象生动。
(片段二)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巨大冰山。
同样,这一段从“轻烟”再到“九天河”,从“白马”到“巨大冰山”,都是对前面“瞬息万变”的展开与补充,使人直观感受到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
总而言之,开头都在总述文段的中心思想,接着再分别抓住要点一一叙述并呼应整个段落,这两个自然段均构成先总后分的关系。
总分式结构也有其局限性,分论之间的关系难以处理;以分论为结尾容易显得文章结束过于仓促和唐突。缺少了总分总结尾总论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与分总式相比又缺少一定的新意。只有当文章末尾的总结升华不再必要甚至略显多余时,总分式结构才更为适合。
例如荀子的《劝学》:开篇先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接着分别从学习的效果(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的重要作用(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意积累、用心专一)等几个方面来证明。
尽管最后没有收尾照应,也没有针对论点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但“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已经足够表达作者的观念,全文也起到了指导作用,因此无需再赘述。
2
分总式:无头有尾,吸引眼球
分后总式,是把所要表述的对象或主题分成若干部分或侧面,从不同角度渐次展开阐说或论述,最后在此基础上作出结论或归纳全文。其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因到果,由分述到总论。
就像我们在画画时,如果你先勾勒物体轮廓再填充色彩,那么旁人一开始就能看出你究竟画的是什么,这属于总分结构;如果你先上色后勾勒轮廓,旁观者刚开始不明白你的意图便会产生好奇心,直到轮廓清晰时对方才能知晓你的目的,这属于分总结构。因此,分总式结构能给文章带来新颖感、特别感,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
2019年吉林满分作文《让青春在奋斗中飞扬——“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中有这么一段话: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诗,蕴含着无与伦比的浪漫;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充满着梦幻迷人的色彩;有人说青春是一朵花,散发着恬淡清香的气息;有人说青春是一部电影,每个人都在用心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然而,在这次获得表彰的梁丽娜、周文涛、陆朝阳等时代青年的眼里,青春不仅是人生中一道最美的风景,更是一段值得拼搏奋斗的旅程。”
考生使用了四个排比句描述人们对青春的不同理解,但此时主旨大意尚未跃然纸上,直到转折之后再点明中心论点“青春更是值得拼搏奋斗的旅程”,层层铺垫,循序渐进,情感被推到顶峰。写作时在前期设置一定的悬念,最后给予答案,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总式结构常常适用于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但这种写法不易掌握,其难点在于,不易构建文章的行文结构及逻辑。如果分论点在文章排篇布局过程中没有紧扣中心论点,哪怕结尾呼应了文章中心思想也会使全文主旨不够明确。因此,在没有把握写好一篇分论式的文章时,建议开门见山地表达中心论点,运用总分或总分总的方式进行论述。
3
总分总式,有头有尾,论点明确
总分总式,又叫首尾括式。即先总提,然后分论,最后作结论,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先总后分再总是先总论,然后分而论之述之,最后再总括,更上一层楼,使文章逻辑严密,条理分明,中心突出。
总分总结构的文本, 在开头总起和结尾总结的语句绝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根据分述时选择的素材和表达的重点所决定的。从作者创作的视角来看, 自然是先确立了分写的内容,然后再以凝练性的概括语言进行总结与提炼。为此, 洞察总结结构的核心观点, 就是从文本总起、结尾总结这两个核心语段入手。
在陕西某考生的高考作文《诚信所至,金石为开》一文中,开头考生写道:
(片段一)
古语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此言一语道破天机,极为精妙地表述了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因此,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不管是同学朋友之间,还是在生意场上,都要始终如一地以诚为本,以信为根。唯有如此,友谊之花方可常开不凋,财富方可滚滚而至。
短短几句便从不同角度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尤其是名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引用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再看他写的结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请不要丢弃诚信,它是为人之本,处世之根”,与开头相互呼应,总结全文,不仅重申诚信的重要性,还呼吁人们不可丢弃诚信,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
既然主旨已经明确,那么分论点的写作就要看论据是否充足,逻辑是否通顺,论述是否具有说服力。
在《诚信所至,金石为开》一文中,考生从中华民族美德、情感润滑剂、社会公德、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交流四个方面论述诚信的重要性。
(片段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在古代,以诚信受到赞誉的人和事不胜枚举。古时有一商人,从集市买回一头脚有伤的驴子,不料后来被儿子卖给别人,商人得知后非常气愤,于是找到那位买病驴的人,说明缘由并拉回了驴子,因为他认为,以诚信为本,是做人也是做买卖的最不可丢弃的信条。
第一个分论点中,考生引经据典进行论证,提高说服力。
(片段三)
诚信是增进情感的润滑剂。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与邻里发生这样那样的误会,那么消除误会的最好方法就是以诚信待人,诚信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只要我们以心换心,就会消除误会,增进情感。朋友受挫失落流泪时,你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劝慰的话语,也许会驱散朋友心中的乌云;朋友成功喜悦时,你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一句祝贺的话语,更能鼓励友人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路走好。”
第二个分论点则是利用排比、比喻等方法使得情感层层推进,贴近生活,形象生动,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片段四)
诚信不但体现在朋友之间,更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是一种社会公德。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许多地方设立了无人售报亭、无人售票车、无人供雨伞处。这些都市新风景既方便了群众,又检验了市民的社会公德。在这里有人买报刊杂志照样付款,坐车照样掏腰包,雨停后将伞及时送回。这些皆是于细微处所见的精神风貌。而有的人却要抛弃诚信,用卑劣的手段窃取一点蝇头小利,买报坐车不付钱,用伞不归还……因此,人不能丢掉这个包含在人字里的美德——诚信。
第三个分论点则大量举例,并且结合实际进行对比,富有思辨性。
(片段五)
诚信体现着一种精神,不只在人与人之间,还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在中美撞机事件中,中方以真诚客观的态度对待此事,而美方却百般推托抵赖,致使事件久久不能解决;巴以双方的冲突,双方若能以诚信为本进行谈判,双方就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百姓遭难,世界也多了一片和平的空间。
在第四个分论点中,考生将目光投向了全球,视野广阔,将坚守诚信的意义拔高。
“总分总”的结构在一开始就将文章要点交代清楚,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章最重要的信息,有效地稳定了读者的阅读情绪。相对于“总分”的结构方式,“总分总”的结构在结尾处对文章整体内容作以收尾、总结,与开篇内容遥相呼应,使文章脉络互相贯通,各部分各有特点又紧密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开头或结尾的总论都不能偏离主旨,结尾总结若没有与开头总述进行区分、没有进行升华等容易造成“重复”表达,使文章不够出彩。
这几种结构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写文章时,具体运用哪一种结构方式还要依具体内容和特点而定。需要牢记的是,总述部分要突出主旨,旗帜鲜明,中心思想明确;分述部分要结合材料,思路纵横,旁征博引,观点鲜明, 雄辩有力,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总述与分述之间要相互配合,保证文章脉络互相贯通。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